<menuitem id="m1cqt"></menuitem>

  1. <tbody id="m1cqt"><div id="m1cqt"><address id="m1cqt"></address></div></tbody>

      <bdo id="m1cqt"></bdo>
      <track id="m1cqt"></track>
      <tbody id="m1cqt"></tbody>
      燕趙教育網
      留學期間謹防電信詐騙
      編輯:冬眠的東 時間:2023-4-22 16:35:09 來源:中工網 瀏覽次數:
      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 周姝蕓
       
      近日,多國使館發布相關提醒,不法分子正利用留學生涉世不深、防范意識薄弱等弱點,假冒使領館、國內司法機關、快遞公司等工作人員,以各種名義實施電信詐騙,其騙局已給部分海外學子帶來較大財產損失。
       
      在國外,常見詐騙手法有哪些?如何快速慧眼識騙?本報記者對話了幾名留學生與專家,幫助留學生保護好財產安全。
       
      海外電信詐騙頻發
       
      “前不久,我接到自稱是中國駐意大利使館工作人員的電話,聲稱有急事找我。”梁金燕是佛羅倫薩的一名留學生,她向記者講述了親身經歷。“來電人稱,我在國內有違規行為,須配合當地警察局調查。電話里對方說出了我的部分個人信息,這令人細思極恐。幸運的是,我有中國駐意大利使館工作人員的聯系方式,在掛掉電話后我立刻通過官方渠道核實了情況,沒有上當。”
       
      相似的事件在留學生群體中頻發。據美國當地媒體報道,一名中國學生接到自稱從中國駐洛杉磯總領館打來的電話,告知其可能被人利用涉嫌犯罪。之后電話被轉接給“廣州市公安局”,一名廣東口音的“警員”提出,學生需轉賬5萬美元“保證金”至指定賬戶,待司法機關“驗證清白”后錢即可退回。好在該學生對電信詐騙有所耳聞,躲過一劫。
       
      然而,部分學生因此蒙受了財產損失。浙江省反詐中心曾通報一起留學生被騙案件。該省留學生小劉在境外接到自稱是一家快遞公司的電話,稱小劉有非法包裹從國外寄回國內,隨后一名“國內民警”稱查詢到小劉涉嫌跨國洗錢犯罪,讓他交一筆資金配合調查,驚慌失措下小劉以索要生活費為由讓國內的父母轉賬匯款,被騙上百萬元。
       
      近日,多國使館和學聯組織發布防詐提醒,隨著對電信詐騙的打擊力度加大,詐騙團伙的手段和套路也在不斷更新,針對中國留學生的電信詐騙案幾乎從未停歇。防范電信詐騙,學子要時刻保持警惕。
       
      制造虛假人設是內核
       
      “我身邊的不少留學生接到過類似電話。”西班牙巴塞羅那中國學聯主席蘆赫說,“這類電話多是詐騙團伙冒充使領館、國內司法機關、移民局、快遞公司等,提出‘有重要文書領取’‘涉嫌參與違法活動’‘包裹有違禁品’等理由讓學生配合調查,進而提出將資金轉入到指定賬戶。”
       
      國際安全教育專家王學軍協助處理過不少留學生被騙案件,他分析說:“海外學子常遇到的電信詐騙看似五花八門,但實際內核是相似的。就是詐騙團伙通過偽造假人設、編造劇本、利用人性弱點來騙取錢財。具體而言,就是冒充公職人員、房東、中介、航司或旅行社工作者等,謊稱受害者涉嫌違法,或是有性價比極高的商品出售出租、可以輕松賺錢等。利用人性中恐懼、急迫、貪小便宜等心理,誘導受害者轉賬、付款或投資。”
       
      為何在多國使館、學聯組織發布詐騙相關提醒后,依舊有不少同學上當受騙,蘆赫認為:“一些留學生涉世不深,防范意識較薄弱,突然接到有恐嚇消息的電話時,不容易保持鎮定。此外,有的詐騙人員能直接說出學生的姓名、護照號和身份證號,學生難以辨別對方身份。況且留學生獨自在國外,和父母缺乏溝通,這也增加了受騙風險。”
       
      王學軍提出,在部分案件里,詐騙團伙先拉長時間線獲取受害者的信任,先談感情再談錢,降低了受害者的防備心理。“如果不了解身邊存在的詐騙套路、識別詐騙分子的方法,泄露了個人隱私信息,就可能讓詐騙分子有機可乘,展開精神控制,進而行騙。”
       
      牢記千萬別轉賬
       
      針對近期頻發的電信詐騙情形,中國駐意大利使館發布提醒,聲明使領館不會打電話通知任何當事人涉案,不會要求其來館領取相關文件或包裹,不會索要當事人銀行賬戶和個人信息,更不會要求當事人進行轉賬匯款等涉金錢交易事項。
       
      接到可疑電話時如何處理?梁金燕分享了自己的經驗:“我在手機里存有很多官方渠道的聯系方式,例如中國駐意大利大使館、中國駐佛羅倫薩總領館領事保護應急電話等,可在緊急情況下通過撥打求助、核實。”
       
      蘆赫建議道:“同學們務必保護好個人信息,不要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姓名、住址、家庭情況、銀行賬戶等信息情況。遇到突發情況,要多跟朋友、家人溝通,避免一意孤行,也可向當地的中國學聯組織尋求咨詢和幫助。”
       
      在美國上學的劉庭曾接到電信詐騙電話,她認為只要對方提及轉賬,就可以判定為詐騙,掛斷通話。劉庭說:“電話里,對方聲稱我被人利用涉嫌跨國金融犯罪,需要配合調查。雖然我對電信詐騙有一定了解,但起初聽到恐嚇內容還是很緊張。不過對方很快直奔‘轉賬’主題,我當下意識到這必定是騙局。同學們應當記住,是否提到轉賬是快速識別電信詐騙的方法。”
       
      荷蘭中國學聯主席陳榆建議在海外的中國留學生下載國家反詐中心應用軟件,該軟件里有各種網絡詐騙案例的宣講,還設有隨時舉報各類詐騙信息的平臺。除此之外,留學生可關注當地使館、學聯公眾號,接收定期發布的相關提醒和最新電信詐騙案例。
      本網注明:“來源:XXX”(非燕趙教育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具有的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信息產業部:冀ICP備12021379號
      Copyright © 2019™ heb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工作時間:周一至周六 上午:8:30-12:00 下午:13:30-17:30
      技術支持:河北三人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聯系電話:400-006-3266

      客服QQ客服QQ
      国产老熟女乱子人伦视频

      <menuitem id="m1cqt"></menuitem>

      1. <tbody id="m1cqt"><div id="m1cqt"><address id="m1cqt"></address></div></tbody>

          <bdo id="m1cqt"></bdo>
          <track id="m1cqt"></track>
          <tbody id="m1cqt"></tbody>